脱发网   /   资讯  /   近视手术动了眼睛哪个部位?角膜基质层还是晶体?90%的人不知道的真相

近视手术动了眼睛哪个部位?角膜基质层还是晶体?90%的人不知道的真相



“近视手术到底切了眼睛哪里?”“会不会伤到视网膜?”后台每天都有粉丝被这类问题困扰。作为深耕眼科领域的博主,今天咱们就抛开专业术语,用最直白的语言说清楚:近视手术的操作部位、原理差异,以及为什么它不碰眼底关键组织

近视手术动了眼睛哪个部位?角膜基质层还是晶体?90%的人不知道的真相

一、角膜手术:90%的激光近视术在削薄“基质层”

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,角膜就是最外层的镜头,它由5层透明组织构成(从外到内):上皮层、前弹力层、基质层、后弹力层、内皮层。而激光近视手术的核心“施工区”,就在占角膜90%厚度的基质层

  • 全飞秒/半飞秒/准分子手术

    激光会精准切削角膜基质层,通过改变这块“透明玻璃”的凹凸弧度,让光线重新聚焦到视网膜上。

    全飞秒:直接在基质层“雕刻”一个透镜,再从小切口取出(切口仅2mm);

    半飞秒:先掀开角膜瓣(含上皮层+前弹力层),再切削基质层,最后复位角膜瓣;

    准分子激光:直接削薄角膜表层基质,无角膜瓣制作。

关键点

所有角膜手术都只操作眼球前半段,不会穿透角膜进入眼内,更不会碰到视网膜!

二、眼内手术:不切角膜,而是“加装镜头”

对于角膜过薄(<480μm)或超高度近视(>1000度)的人群,医生可能建议ICL晶体植入术——这种手术完全不切削角膜,而是:

  1. 1.在角膜边缘开一个<3mm的微创口;

  2. 2.将定制的人工晶体(比头发丝还薄)植入虹膜与自然晶状体之间的后房;

  3. 3.相当于在眼睛里“加装一枚隐形眼镜”,光线折射路径被矫正。

对比差异

角膜激光手术

ICL晶体植入

操作部位

角膜基质层

虹膜与晶状体间后房

改变结构

切削角膜

植入人工晶体

适用人群

角膜厚度充足者

超薄角膜/超高度近视

三、手术不碰的禁区:视网膜、晶状体为何安然无恙?

很多人担心手术伤及眼底,其实近视手术有明确的“安全边界”:

  1. 1.视网膜:全程零接触

    视网膜在眼球最内层,负责成像。近视手术仅涉及眼球前段(角膜或前房),与视网膜隔着眼内玻璃体,物理上无法触及

    → 但需注意:高度近视者视网膜本身较薄,需定期查眼底(与手术无关)。

  2. 2.晶状体:不受影响

    激光手术只处理角膜,ICL手术虽在晶状体前植入人工晶体,但不触碰自然晶状体,不会引发白内障。

  3. 3.眼轴变形:手术无法逆转

    近视导致的眼轴拉长(眼球变形)是器质性改变,手术仅矫正屈光度,无法缩短眼轴或恢复眼球原形

专业建议:选择前必做的三项评估

想安全摘镜?这三步缺一不可:

  1. 1.角膜生物力学筛查(关键!)

    通过Corvis ST等设备检测角膜硬度,排除圆锥角膜风险。尤其建议长期戴隐形眼镜、散光>200度者加做(费用约800元)。

  2. 2.术式匹配原则

    • 角膜厚>500μm + 近视<600度 → 可考虑激光类;

    • 角膜薄<480μm + 近视>1000度 → 优先评估ICL;

    • 干眼敏感者 → 全飞秒比半飞秒神经损伤更少。

  3. 3.术后护眼黄金法则

    • 1-3-6-12复查节点:术后1天、1周、1月、3月、半年、1年查角膜地形图+泪膜破裂时间;

    • 用药组合:抗炎药水(4周)+人工泪液(3个月起)+避用眼妆(1个月);

    • 行为禁忌:1个月内禁游泳、拳击、揉眼,夜间用眼开双光源。

写在最后

近视手术的本质,是医生用光线作“刀”,在角膜基质层或眼内前房完成一场精密的光学修正。从角膜到晶体,从激光切削到植入矫正,每一步都在毫米级的空间内谨慎推进,绝不跨越眼底的“安全红线”

若你的角膜数据特殊(如超薄角膜、高度散光),或对术式适配性有疑问——随时可以聊聊 清晰世界,始于对技术的理性认知。
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本站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版权保护:转载请保链接:https://www.tuofa999.com/news/4494.html
相关资讯
广告图

医院推荐

    没有数据

推荐医生

    没有数据